8月15日,由景德鎮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游局與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新加坡收藏家協會聯合主辦,景德鎮御窯博物院承辦的《“絲路瓷行·天工造化”——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明代瓷器展》在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二樓展覽廳開放預展,免費參觀。
此次展覽是景德鎮御窯出土文物首次“造訪”東南亞地區。展覽共分“啟明氣象”“國之重器”“御前雅賞”“膳宴用器”與“文化交融”五個單元,共展出景德鎮御窯博物院極具時代代表性文物110件(套),涵蓋永樂甜白釉、宣德青花、成化斗彩等久負盛名之器,還加入了近年來考古新發現的一批正統、景泰、天順時期御窯瓷器精品,較全面地展示明代御窯的輝煌成就。這些出土瓷器,歷經“多級分類、系列復原”后,所展現出的品類之豐富、工藝之精良是極具震撼力的,集中展示了中國古代的杰出制瓷工藝,而部分同類文物對比展示,也更為直觀地表現了明代御窯的發展脈絡,向觀眾呈現這些“皇家遺珍”的歷史、藝術及科學信息。
展廳實景圖
明洪武釉里紅纏枝蓮紋碗
明永樂甜白釉花澆
明宣德青花龍紋蟋蟀罐
明成化斗彩折枝葡萄紋高足杯
此外,此次展覽還遴選了一批與其他民族文化相關的瓷器,其所傳遞出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和諧包容”的價值觀正與新加坡地區文化特色相符合,生動講述著“一帶一路”中以瓷器為載體的文明交流互鑒的故事。
供稿 汪哲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