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裘莎莎報道:9月7日,“江西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萍鄉專場舉行。記者獲悉,十年來,萍鄉成功贏得了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等多個“國字號”榮譽。2021年度全市生產總值達1108.30億元,較2012年翻一番,三次產業結構明顯優化,經濟發展實現量質齊升。
從“贛西煤城”到“江南美城”,萍鄉市正以“敢為人先、爭當標桿”的氣魄擔當,朝著奮力推進“五區”建設、打造“最美轉型城市”的愿景闊步前行。
2021年度全市生產總值1108.30億
據了解,萍鄉市連續兩年獲評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優秀”城市,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和產業轉型升級工作先后兩次獲國務院通報表彰。堅持一手抓傳統產業改造升級,讓“老樹發新芽”。堅決淘汰落后產能,鋼鐵、煤炭產業去產能分別占全省的50%和20%,全國煙花爆竹轉型升級集中區建設全面提速。加快節能環保、裝備制造、電瓷電氣等優勢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典型做法和經驗獲得國家工信部肯定和推廣。
此外,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全力培育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先后引進中材鋰膜、佳禾智能、喜臨門等一批“5020”項目,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到43.5%、38.9%。綜合來看,2021年度全市生產總值達1108.30億元,較2012年翻一番,三次產業結構明顯優化,經濟發展實現量質齊升。
2021年出口總額達到2012年的2.6倍
十年來,萍鄉市堅持用改革的辦法破解發展難題,深入推進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一號改革工程”,市場主體達到21萬余戶,是2012年的2.6倍;順利完成萍鄉經開區調區擴容,成功組建資產規模千億元的市投發集團,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小微企業融資監測、學前教育普惠普及和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等改革走在全國前列。
萍鄉市加快對外開放步伐,2021年出口總額(182.2億元)達到2012年的2.6倍;實際利用外資(4.85億美元)達到2012年的2.3倍。特別是積極推動湘贛邊區域合作示范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且我市全境納入建設范圍,湘東—醴陵、上栗—瀏陽共建園區落戶企業300余家。今年5月27日,江西省委、省政府和湖南省委、省政府在萍鄉共同召開湘贛邊區域合作示范區建設推進大會,標志著萍鄉市打造全面合作先導區邁出了新步伐。
海綿城市建設連續三年“國考”第一
十年來,萍鄉市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劣Ⅴ類水全面消除,空氣優良率持續提升,濕地保護率、森林覆蓋率分別列全省第一、第三,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提升。深入推進城市更新,海綿城市建設連續三年“國考”第一。
以國家級標準推進省級城鄉融合示范區建設,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實現全覆蓋,推進城市公共服務向鄉村延伸的典型經驗獲國家發改委通報表揚。統籌推進更高質量全國文明城市和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成為全國首批12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試點城市、中部地區2個入選的地級市之一。成功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武功山入選國家5A級景區。
基本養老和醫療保險覆蓋率分別達到95%和99.76%
據悉,2021年全市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是2012年的1.9倍、2.1倍。堅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蓮花縣順利脫貧摘帽,全市110個貧困村全部退出銷號,75365名貧困人口一個不落全部如期脫貧。扎實推進城鎮困難群眾解困脫困工作,2021年度市本級和五個縣區均獲評全省優秀。全力推動社會事業擴面提質,累計投入民生資金1648億元,聚焦“七位”解決了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獲評全國無障礙環境示范市,基本養老和醫療保險覆蓋率分別達到95%和99.76%,“教育發展”考評連續6年位列全省第一。持續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連續30個月無本土新增疫情,平安萍鄉、法治萍鄉深入推進,群眾安全感、公安滿意度連續9年居于全省前列。
2012年以來立案4702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1127人
十年來,萍鄉市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持續走深走實,高規格舉辦了全國性“安源精神”學術研討會,重點打造了6個國家級、16個省級紅色名村。探索實行“四方陣比選法”,“能上能下”激勵干部擔當作為,選人用人工作總體評價好票率連續3年高于全省設區市平均水平。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一體推進“三不腐”機制建設,2012年以來立案4702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1127人,營造了良好政治生態和干事創業氛圍。